“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干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志?!?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考察時,為18戶村民按下紅手印的壯舉點贊。
40年前,小崗村的十幾戶農民在全國率先推行“大包干”,從而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的時代巨幕。
40年間,小崗村走過了從“大包干”到土地確權流轉的改革,摸索著從簡單農作物種植到農產品加工再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小崗人憑借“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一次次為改革蹚路,用奮斗的“火種”去照亮美好的“小崗夢”。
40年后,記者來到小崗村,走訪了“大包干”帶頭人之一關友江、梨園公社創始人黃慶昶、郵樂購店主吳萬榮,聽他們講述40年來發生在小崗村的時代之變,感受中國郵政為小崗村繁榮振興所帶來的綠色希望。敢為人先的小崗人與情系萬家的郵政人,在小崗村這片改革沃土上共同書寫下的那一個個激情昂揚的故事,充滿時代朝氣,催人奮進。
關友江
從村主任到“老關郵局”局長
沿著種滿香樟樹的改革大道一路向前,行至岔路左轉,就能看見“鳳陽縣小崗村”的門樓矗立在村口。走過門樓,入眼皆是以“紅手印”“大包干”命名的菜館、超市,讓人感受到“中國改革第一村”的濃濃氛圍。關友江老人早已在家門口迎接,熱情地招呼記者在院里落座。
“按手印的時候,我才30歲出頭,那時候真是窮怕了??!”年逾七旬的關友江老人精神矍鑠,十分健談。他回憶說,1978年以前,小崗村是全縣有名的“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村”?!澳喟头?、泥巴床,泥巴囤里沒有糧,一日三餐喝稀湯……”當時,一首流傳甚廣的鳳陽花鼓唱出了“大包干”之前小崗人的真實生活。1978年,小崗村遭遇旱災,眼看這一年又要拉饑荒了。
于是,在1978年底的一個晚上,18戶村民在一間茅草屋里秘密商議分田單干,立下生死契,摁下了“大包干”的紅手印……“大包干”第二年,小崗村生產隊的糧食總產量達到6.6萬公斤,相當于1955年到1970年當地糧食產量的總和;人均收入相當于1978年當地人均收入的18倍。小崗人一夜間跨過了“溫飽線”。
“大包干”后,小崗村實現了連年糧食增產,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了,但想致富卻很難。關友江記得,2006年,時任小崗村第一書記的沈浩開會動員村民流轉土地,村民們以為要收回土地,疑慮重重,“當時,沈書記的想法是集中平整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一家一戶分種太浪費,土地平整之后也比較好種,土地還是歸農民的,該流轉流轉”。
作為村干部的關友江,率先把自己的土地流轉了出去。如今,小崗村已有七成土地進行了流轉,建設了4300畝高標準農業示范田、葡萄種植園,吸引來盼盼集團投資10多億元建農副產品精加工基地……小崗村步入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快車道”。
聽著關老的講述,40年前那夜的“石破天驚”仍讓人熱血沸騰。關友江做夢也沒想到,那一夜會載入史冊,連他在內的18位帶頭人,從此成為人們心中的“改革英雄”。
隨著大包干紀念館、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當年農家”景點的相繼建成,紅色旅游讓小崗村又火了起來。2008年,關友江開辦了全村第一家菜館,取名“大包干菜館”。2014年,從村委會主任退下來的關友江,將菜館升級為農家樂,一樓就餐,二樓住宿。“現在很方便,你在網上就可以找到我家,直接預訂就行。”關友江老人不忘為自家的農家樂做宣傳。
問及現在的生活,關友江很是滿意:“農家樂生意不錯,年收入能有10來萬元,流轉土地的租金收入還有2萬多元,養老、醫療都由村里負擔,生活越來越好了?!?/p>
2018年,依舊忙碌的關友江老人又有了一個新職務——老關郵局局長。為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綠色發展,今年以來,安徽省郵政分公司推行了“旅郵站”建設,以農家樂為切入點,積極整合渠道、客戶資源,探索新型商業模式,加快構建和融入旅游經濟生態圈,打造發展新動能。于是,在滁州郵政的幫助下,“老關郵局”“旅郵站”應運而生。
“老關郵局既是一個郵政服務點,也是宣傳小崗村的一張文化名片。我這里既銷售小崗村主題的郵冊、明信片,也能把村里的農特產品從網上銷到城里,好像叫農產品進城。我覺得這對宣傳小崗村很有意義。你看,我這里的黑豆、黑花生、燒酒都是村里自產的,純天然,深受游客的歡迎?!崩先藰泛呛堑卣f道。
每當有游客來,都會找關友江老人在老關郵局前合個影。這是對“改革英雄”的敬意,更是對小崗村蛻變的留念。
黃慶昶
郵政電商助我圓夢
走進小崗村梨園公社,密密麻麻的梨樹一眼望不到邊,沉甸甸的梨子掛滿枝頭,微風中搖曳的枝葉和藍天白云相映生輝。記者拿起一個黃澄澄的“大吉梨”,居然兩只手掌都攏不住,足足有兩斤重。
在園中,一個身材魁偉的中年人一邊走一邊看,從他專注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對這片梨園的深情。這個人就是梨園的主人黃慶昶。
黃慶昶原本在無錫城里做生意,生活無憂。2008年10月,他從電視上看到國家領導人視察小崗村的新聞,于是,只身一人來到無親無故的小崗村考察。之后,他毅然放棄手上所有生意,再回小崗村,以助理的身份協助沈浩推動小崗村新農村建設。
就在美好藍圖徐徐展開之際,沈浩突然離世,黃慶昶強忍悲痛,繼續留在了小崗村。
黃慶昶謀劃著,以梨園為基地,搭建梨園公社休閑平臺,用互聯網思維將農莊經營與消費者休閑需求聯系起來,以農耕體驗、休閑服務為切入點,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綠色自然的“半農”生活體驗服務。
2010年,黃慶昶在小崗村西北流轉了600畝土地,栽植韓國大黃梨新品種,之后創辦了梨園公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并注冊了“大吉梨”“大小崗”“梨園公社”等商標,希望通過互聯網將各種農產品銷售出去,傳播“半農”生活理念。
在此后的8年間,黃慶昶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學習了梨樹栽培方法,懂得了田間管理,掌握了病蟲害防治。但在黃慶昶看來,“最難的就是資金問題,流轉土地、整理土地、育苗、栽植、管理,哪一樣都要錢”。
當初做生意掙下的幾百萬元很快就投進去了,接著,黃慶昶又變賣了在無錫的固定資產,四處找親戚朋友借錢,甚至還動了借高利貸的念頭。這時,郵儲銀行鳳陽縣支行了解到黃慶昶的難處,主動為他辦理了100萬元的助農貸款,幫他渡過了難關。
2017年中秋前后,“大吉梨”迎來銷售旺季。可天公不作美,連綿的陰雨天氣,減少了光照時間,為保證梨子的口感和品質,黃慶昶暫緩了采摘銷售。但沒承想,這陰雨持續了一個多月,游客采摘的旺季也錯過了,結果有10多萬公斤“大吉梨”堆在大棚里,無人問津。眼看著爛果一天比一天多,黃慶昶心急如焚。
在這緊要關頭,鳳陽郵政出現了。他們發動員工,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宣傳,微信群、朋友圈都在傳遞著“大吉梨”滯銷求助的信息,員工的“郵樂小店”里也紛紛上線“大吉梨”。鳳陽郵政成立了項目組,市場營銷部牽頭,包裹快遞部、小溪河鎮郵政支局配合。根據“大吉梨”的果實尺寸訂制了可循環使用的包裝箱,并在紙箱內附加泡沫,既保證了寄遞過程中果實不受損壞,又保持了包裝的美觀,使得經過包裝后的“大吉梨”自用、送禮皆宜。
很快,各地的訂單紛至沓來,鳳陽郵政又轉入了收寄“大吉梨”的戰斗。裝箱、打包、貼單……一箱箱“大吉梨”裝入郵車離開梨園公社,運到了四面八方、全國各地。不到1個月的時間,通過郵政渠道售出1萬公斤“大吉梨”。
鳳陽郵政之所以能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得益于安徽郵政農村電商綜合服務體系的建設。近年來,安徽郵政構建了以縣域物流網為核心的“縣域網+郵樂購站點”的農村電商綜合服務體系,通過整合農村物流網和投遞網,加快“兩中心一站點”(縣運營中心—鎮運營中心—郵樂購站點)建設,打造了縣域物流網絡平臺,成為安徽農村電商發展的牽頭者、組織者和整合者,改善了農村消費環境,助推了現代農業發展?,F已建成縣級運營中心63個、鎮級運營中心385個,郵樂購站點2萬余個,初步建成功能齊全、覆蓋城鄉、行業領先的郵政倉儲網,確保省內郵件“當日進口當日下行、當日收寄當日上行”。
在了解到安徽郵政所推出的“線上預售+線下定時配送”的農產品電商模式后,黃慶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郵樂農品的電商模式與我探索的訂單農業不謀而合,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實現農產品的精準銷售,同時為農莊經營引流造勢。借助郵政的網絡資源和客戶資源,可以更廣泛地分享我的‘半農夢’。說不定,郵政就是我未來的圓夢人!”
吳萬榮
小崗村里的“郵掌柜”
11月1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普惠金融進萬家”活動在小崗村吳萬榮家的“大包干超市”舉行,在超市旁邊的郵儲ATM前,郵政工作人員現場為幾十位村民講授預防金融詐騙及識別假幣的知識,當中還穿插知識問答、積分抽獎、購物滿送等活動,店主吳萬榮也與郵政工作人員一道忙前忙后,熱鬧場面不亞于鎮上的集市。
為什么郵局會選擇在這家超市搞這么一場活動呢?這要從吳萬榮與郵政的結緣說起。
2007年,20多歲的吳萬榮嫁到小崗村,一直與丈夫在家務農。“那時,小崗村是名聲在外,雖說是全國聞名,但談不上富裕,村里也沒有多少企業,我們的收入基本還是靠種糧,日子也是過得緊巴巴的。”吳萬榮回憶道。
當時,沈浩正帶領村民“二次創業”,為支持沈書記的工作,吳萬榮一家將土地進行了流轉,走出了世世代代勞作的莊稼地。吳萬榮跟家人商量后,開了一家小賣部,經營各種日用品,也算是自謀生路。
吳萬榮的超市就位于小崗村門樓旁邊,位置十分優越。隨著村里經濟的好轉,特別是旅游業的興起,帶來了大量客流。經過幾年的積累,吳萬榮的小賣部也升級為小超市,并起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大包干超市”。
吳萬榮為人勤奮踏實,在村里的口碑甚佳,這引起了小溪河支局局長宋娜的關注。2016年,宋娜找到吳萬榮,想為“大包干超市”開通“郵掌柜”系統,讓超市有更多的服務功能,也能有更多的經營收入,成為一個郵樂購站點。“那時,我聽說過電子商務、網上購物,但自己沒有用過,反正覺得是個挺時尚的東西。我就讓宋局長詳細地給我講講?!睂τ诮ㄠ]樂購站點,吳萬榮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之后,在宋娜的指導下,吳萬榮與郵政簽訂了建設郵樂購站點的合作協議,由吳萬榮在超市內辟出一小塊場地,郵政提供顯示屏、電腦終端設備,授權開辦多種便民服務。
2016年7月,裝飾一新的“大包干超市”開門迎客,吳萬榮成為小崗村第一個“郵掌柜”,“大包干超市”也成為小崗村第一家電子商務服務點。
小崗村郵樂購站點是安徽全省2.14萬個郵樂購站點之一。這些郵樂購站點建成后,全省郵政投遞里程延長了4168公里,行政村覆蓋率接近100%,形成以郵樂購站點為核心的便民服務圈。
記者看到,超市內,整齊的貨架上擺放著各種日用品、包裝食品,還有鳳陽花鼓、鳳畫等當地的工藝品,液晶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著郵樂網的特色商品,便民繳費、網絡代購、農產品代銷、自助取款、代收快件,這些便民服務都可以在這里完成。
這時,一位村民來取網購包裹,吳萬榮找到包裹后,在電腦上做好記錄,核對好信息后,將包裹遞給村民?!斑@是我‘雙11’在網上買的東西,不到3天就到了。自從有了郵樂購,我每次都來這里取包裹,快成了吳老板的常客了。”村民對記者說。
“以前,村里人取快遞,都要到小溪河鎮上的郵局,有10多公里路,來回也得個把小時?,F在大家不用出村,隨時到我店里來就能取了。前些時候,郵政搞‘919電商節’,就有不少人讓我幫他們在郵樂網上購物,尤其是家電類,優惠特別多,不僅便宜,郵政還能送貨上門。”吳萬榮告訴記者,“盡管我們生活在農村,但生活越來越有品質了!”
小崗村,是中國郵政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國郵政依托企業資源和渠道優勢,建設了近30萬個郵樂購站點,以郵政農村網點、郵樂購站點為載體,積極打造城鄉綜合便民服務平臺,不僅將普遍服務、普惠金融送進村,也將更多的便民服務送到村民身邊,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道綠色風景,而這也是中國郵政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使命與擔當。
站在小崗村的改革大道上,回想當年小崗人“敢為天下先”的驚人之舉,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由此產生的家庭聯產承包制解決了中國億萬民眾的溫飽問題。如今,時光流轉,發展現代農業、開拓鄉村旅游、鼓勵農村電商……小崗村又一次站在了農村改革的前沿。肩負著新使命的中國郵政也將與小崗人一道,與千千萬萬個中國鄉村一道,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攜手前行,共譜新華章。
郵政為小崗村送來的不僅有郵件,還是美好的新生活。張旭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