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董事長劉愛力指出,寄遞業務是郵政的核心業務所在,是郵政形象的代表。為此,從今年1月開始,本報深度版聚焦“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寄遞市場,遵循行業規律、市場規律和價值規律,深入挖掘中國郵政在這三個重點區域寄遞市場存在的問題和現象,為中國郵政寄遞業務的發展提供客戶的視角、競爭的視角和行業最佳實踐的視角,為中國郵政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建立競爭優勢提供參考路徑。
本期深度,我們將立標對標,通過順豐和通達系在過去一年的成績單,為中國郵政寄遞業務提供在時限提升、環節降本、服務改善、目標市場開發、IT賦能等方面的發展思路,助力中國郵政寄遞業務早日打造成為行業的“國家隊”。
回顧近百年來全球快遞物流行業發展史,快遞物流業歷來是低利潤率、商業模式不斷演變、先發優勢較容易被顛覆的行業。社會消費的變遷史與快遞行業的變遷史趨向一致,而快遞行業無疑是電商行業發展和變遷的一個縮影。
發展面臨“瓶頸期”
近年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中速平穩增長情況下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消費增速總體上呈現平穩下降的態勢。
今年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3%,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5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只有6.9%,而去年同期是8.1%,下降幅度達1.2個百分點,消費增長動力持續減弱。
盡管電子商務市場是過去10年中國消費市場的最大推動力,但如今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速度也明顯下降,年度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速已從2014年的59.4%逐步降至2018年的8.5%。受此影響,我國快遞業也正式告別爆炸性增長時期(見圖表1),開始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然而,現階段快遞行業效率偏低、成本偏高的問題仍然存在,是行業正式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主要“瓶頸”之一。
與此同時,在行業轉型升級大背景下,消費驅動的大時代即將來臨,滿足消費者需求成為企業、品牌成功的關鍵因素。我國居民消費正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轉變。隨著對高質量產品與服務的不斷追求,人們對快遞物流的效率也越來越重視。在當前背景下,降本增效已經成為快遞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也必將成為快遞業長期發展趨勢。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國郵政如何將寄遞業務打造成行業的“國家隊”?如何在擁抱變化中實現基業長青?這確實需要我們樹立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市場化經營準則;統籌寄遞各環節,打造全網一盤棋;科技賦能,建設協同共享的數字供應鏈;鼓勵運營模式的創新,總結、推廣可實施的試點經驗。
打造行業“國家隊”
集團公司董事長劉愛力提出,對寄遞業務要以“時限提升、環節降本、服務改善、目標市場開發、IT賦能”的思路,將寄遞業務打造成“國家隊”作為中心任務。讓這樣的思路落地,不妨從以下四方面著手——
要樹立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市場化經營準則。打造寄遞行業的“國家隊”,要從解決客戶“痛點”入手,以客戶的需求為基礎,將寄遞的服務“觸角”延伸到整個供應鏈的管理之中。寄遞行業的市場化經營,要突破重點市場、重點區域和重點城市,在時效件市場跟隨追趕策略,主打高性價比的產品體系,逐步提升市場占有率;在電商件市場持續夯實覆蓋基礎,強化平臺合作,主打網絡覆蓋性廣的產品,在保持市場份額的情況下,逐步減虧。
要統籌寄遞各環節,打造全網一盤棋。從攬收、運輸、中心局處理到投遞等端到端各環節,進行整體統籌、強化管理,建立全網一盤棋的網絡管理體系。重點突破核心地區的網絡,以區域性互寄網絡為突破口,重點提升52個城市的網絡效率,進而逐步統籌和優化全網資源。建立敏捷調度機制,形成網絡對業務的快速響應和迅速處理,增加區域內協調的幅度。
要科技賦能,建設協同共享的數字供應鏈。提高科技賦能對業務的支撐力,全面收集客戶、財務、運營基礎數據,進行內外部應用功能的升級、終端智能設備的全面應用和智能化決策支持的構建。進行數據共享,統籌網點數據、轉運數據、干線數據,以線下網點為支撐,打造具備智能調度、訂單管理、路由追蹤、自動結算等先進功能的多段協同共享的數字供應鏈。
要鼓勵運營模式的創新,總結和推廣可實施的試點經驗。鼓勵各地郵政根據當地寄遞業務實踐進行業務模式的創新。未來,集團公司要從考核機制等管理手段上支持各地郵政寄遞業務的模式創新,總結試點經驗,并因地制宜進行推廣。
“價格戰”轉型“質量戰”
在主要快遞企業2018年成績單中,財務數據映射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在寄遞市場激烈的競爭格局下,控制價格是同質化競爭的關鍵;在“以價取量”的“價格戰”之外,降本增效是大勢所趨,并成為各大快遞企業2019年的發展共識與戰略重點;在成本最優的目標下,提升服務質量有利于打造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值,為快遞企業長遠發展提供保障。
快遞企業在發展戰略中各有側重,而在共性中都包含了向綜合服務商的轉化、注重服務質量的提升以及科技賦能等方面(見圖表2)。
1.從數據看經營
截至4月末,各家快遞企業2018年經營業績相繼出爐。從全年營業收入增速來看,盡管電商行業增速放緩,快遞業也正式告別爆炸性增長時期,但快遞業集中度進一步增強,龍頭企業業務增長勢頭依然迅猛。通達系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達34%以上,順豐為27.6%。
從各家快遞企業2018年業務收入情況看,順豐采取差異化戰略定位,在以商務件為主的中高端市場優勢明顯,以896.77億元居首;圓通通過不斷優化服務加盟網絡、推進落實成本管控等舉措,以229.03億元列通達系首位;百世通過提升時效等一系列有效的增長舉措實現了穩健的業務收入增長,以177.03億元位列第三。
業務收入的增長主要是由于社交電商產生的電商件數量快速爆發,通達系的快遞業務量增長率均超過31%,超過行業平均增速26.6%,發展勢頭良好。從2018年業務量增速方面看,中通以全年80億件的業務量領跑,得益于其優化路由設計、提高車輛裝載率和轉運時效、定時派送等體系化的降本增效舉措;韻達在持續進行核心資源投入、擴大獲客源、提升客戶黏性等有利因素推動下,以69.85億件的業務量僅次于中通;圓通則通過以價換量策略初見成效,業務量達到66.65億件;百世低價策略優勢下降,業務量增速放緩;順豐在業務量增速上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從毛利率看,電商件帶來的同質化競爭導致快遞企業毛利率不斷下降。2018年,順豐定位于商務快遞,由于商務件價格和毛利率遠高于電商件,因此,順豐盈利能力遠高于通達系。而在通達系中,中通和韻達的毛利率又顯著高于其他快遞企業,中通憑借規模效應、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盈利能力,領先競爭對手;韻達得益于近年來大容量甩掛車以及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等持續的成本投入,使得2018年的運營成本大幅降低。相對較高的毛利率,使中通和韻達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優勢,進而促進業務量增加,為業務收入也帶來更多貢獻。
從市場占有率來看,快遞業龍頭趨勢愈加凸顯。中通在精細化管理下做到了較好的成本管控,市場占有率以16.8%居首位;韻達以輕量化策略(貨值低、貨重輕)降低單個包裹重量,并迅速起量,使得市占率快速提升,以13.6%后來者居上,位居第二;圓通持續加快業務運營的融合,迅速拓展全球網絡覆蓋,打造跨境物流全鏈路產品與服務,并全面拓展與跨境電商平臺的戰略合作,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以13.14%位列第三;順豐因其整體戰略布局,快遞市場占有率跌出前五。
2.從價格看競爭
從快遞運行環節主要收入與成本的貢獻情況看,分揀中心的中轉環節是收入占比與成本占比差額最高的環節(見圖表3)。
快遞單票收入直接影響企業收入。2018年,順豐單票收入達到23.18元/件,為各家快遞企業中最高,這主要因為順豐經營模式以直營為主,定位中高端路線,以其高品質服務穩定在高端快遞市場,區別于通達系的價低競爭,平均單件收入一直處于穩定狀態。通達系則采取加盟模式,收入主要為面單費、中轉費和派送費。其中,圓通單票收入最高,為3.44元/件;其次是申通,為3.24元/件;韻達在通達系中最低,為1.74元/件。在單票毛利率中,順豐最高,為4.33元/件;中通在通達系中單票毛利最高,為0.73元/件;申通次之,為0.61元/件;百世最低,為0.12元/件。
近年來,各家快遞企業單票毛利率穩中有降,且下降幅度在收縮,快遞企業對單票收入下降的控制,意味著快遞市場的競爭從“價格戰”轉型到“質量戰”。
在反映價格的因素中,成本是快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面單成本、運輸成本、中轉成本和派送成本對成本影響比重較大。單票成本下降能夠提高利潤率,較低的單票成本能夠賦予快遞企業較強的降價能力和盈利能力。目前,快遞企業單票成本呈穩定下降趨勢。2018年,在通達系單票成本中,中通最低,為1.09元/件;百世在業務量急速擴張下,沒有顯現出規模優勢,仍表現為繼續虧損,單票成本較高,為3.2元/件;圓通在規模效應下成本降低,而隨著體量達到一定程度,邊際效應遞減,成本仍是價格下降的“瓶頸”,其單票成本為3.18元/件。
●面單成本
隨著電子面單的普及,面單成本進一步下降,對運營成本的影響也越來越小。
●運輸成本
運輸成本主要包括油耗、司機薪酬、路橋費等。從單票運輸成本來看,中通由于大量使用大容量甩掛車,提高了車輛裝載率和轉運時效,運輸成本一直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韻達運輸成本優化策略成效顯著,2018年,單票運輸成本下降幅度超過10%,這一方面得益于業務量的規模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還得益于各項運輸成本優化策略,包括轉運中心合并,主動優化調減運輸線路,采用甩掛車運輸、路由優化、鼓勵自跑干線運輸,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申通由于路由線路的持續優化以及擴大自有車輛,使得單票運輸成本下降。
●中轉成本
中轉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場地租金或折舊攤銷等費用,其中,人工成本占比較大,人員使用量與業務量呈正相關關系。圓通因航空件占比最高,中轉操作成本較高,單票成本高于其他通達系快遞企業;韻達單票中轉成本最低,基于其創新的“成本領先型”競爭策略,在中轉自動化等方面的改善在同行業中較早,具備搶跑優勢,因此成本降低。隨著中通、韻達和申通均在轉運中心引入自動化分揀設備,使得他們能夠降低70%至80%的人工成本。
3.從降本增效看發展
快遞企業進入精細化管理時代,在向提升服務質量轉型的發展中,降本增效是重要途徑。
●轉運中心直營化
高直營率是快遞企業的競爭優勢之一,提升轉運中心直營率已成行業發展規律,“中轉直營”的經營模式被證明可以有效降低全網成本。轉運中心直營率越高,表明總部對轉運中心和全網的管控力越強,更高的轉運中心直營比例有利于提高全網的效率和穩定性。
據2018年快遞企業年報顯示,韻達擁有20423家配送網點,在全國設立了54個轉運中心,實現了全自營化,強化了樞紐管控;中通擁有30100家網點,在加盟制快遞企業中自持土地面積及轉運中心規模最大,轉運中心直營率達91.57%,有效提升了快件處理能力;百世64個轉運中心100%自營,且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申通近年來加速直營化,因成本增加導致單件轉運成本上升,但成本上升幅度低于轉運中心直營化的增加比例,表明公司精細化管理效果明顯;順豐直營式運營模式擁有375個轉運中心;圓通網點最多達37700家,在轉運中心方面持續加強自有建設。
●干線運輸自營化
加快購置自有車輛有利于快速壓低運輸成本,提高邊際利潤,干線運輸自營化是成本管控的前提。韻達、中通、圓通運輸成本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干線車輛自營化比例提升。韻達2018年干線運輸路線由4500條調整至4300,同時,加大自有車輛購置力度,增加自有運力,有效降低成本。圓通自有干線運輸車輛較少,大量依賴第三方物流,因此運輸成本較高;目前,圓通自有干線運輸車輛增加至1244輛,運輸車輛自有率提升帶來運輸成本的降低。中通目前自有干線運輸車輛4500輛,自有車輛占比最高,對于干線運輸的管控能力較強,能夠更為有效地對干線運輸進行組織協調,因而擁有較高的運營效率。
●系統自動化
未來的行業發展將向智慧物流轉型,因此,信息化和智能化對于快遞企業來說十分重要。科技投入和自動化設備的普及都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中通2018年在全網投入使用120套自動分揀系統,轉運中心自動化率高達82%,自動化設備普及率具有領先優勢;韻達擁有通達系中最優秀的物流信息技術系統,自動化設備及信息化水平領跑行業;圓通的分揀模式從“人工+機械化”分揀向自動化分揀轉型,大幅降低轉運中心對分揀操作人員的人力需求和依賴;申通分撥中心自動化程度高,投入自動分揀設備抵消了部分人工成本,單票分撥成本降低。
4.從服務質量看轉型
降本增效帶來了服務質量的提升,并將進一步推動快遞業的發展。高度同質化的快遞企業發展需要向服務質量提升轉型。快遞企業的服務質量由時效性和安全性決定,申訴率體現了快遞企業的綜合服務質量。2018年,通達系有效申速率均呈顯著下降趨勢,順豐有效申訴率最低,韻達次之。服務質量的提升有助于快遞企業進入以服務促進發展、以發展帶動創新、創新再次回歸服務的良性循環。
圖表1 我國快遞業告別爆炸性增長時期
圖表2 主要快遞企業的發展戰略
圖表3 快遞運營環節成本構成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