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生姜成熟收獲的季節。走進皖西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湯家匯鎮筆架山村的一大片生姜種植基地,只見姜苗翠綠挺拔,微風吹來掀起陣陣碧波。10來位當地村民正忙著拔苗、清土、裝袋,田間一片繁忙景象。
“你瞅瞅,這生姜長得真好,第一年種植就是個大豐收!”老王是大別山干貨合作社的負責人,雙腳沾滿了泥土,在田里忙得不亦樂乎。
每個豐收的碩果,都是春耕夏耘的付出。生姜雖然經濟效益高,但同時投入成本也很大,且對種植和管理技術等有較高要求,這些都是讓村民“望姜生畏”的現實顧慮。老王在村里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得益于郵儲銀行金寨縣支行支農惠農貸款的支持。
“春天的時候平整土地、栽種秧苗,因為疫情影響,成本投入非常大。好不容易渡過了難關,夏季又來了大雨,田間管理又需要支出……”屋漏偏逢連陰雨,談到今年的遭遇,老王打心眼里感謝金寨縣支行的資金援助,“農業的利潤薄,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大,只有做成規模,才能有效益,沒有資金的支持,那可真干不成事?!?nbsp;
農業發展好,資金不可少。老王的合作社經營的農產品很多,有菌種、金黃菊、天麻等,生姜是今年才開始引進種植的。沒承想,第一年種植就遇到了不少的麻煩。好在,合作社在金寨縣支行有30萬元無抵押、無擔保的扶貧“勸耕貸”授信,在授信額度及期限內,遇有資金需求,可以隨用隨支。
據金寨縣支行信貸客戶經理介紹,扶貧“勸耕貸”是針對農村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創新推出的“政銀擔”金融產品,不但申請簡便,而且利率較低,支用起來也很方便,打通了金融活水流向“三農”領域的“最后一公里”。
在老王的帶動下,愿意嘗試種植生姜的村民越來越多。據筆架山村黨支部書記介紹,目前,生姜種植基地面積達到130多畝,帶動周邊14戶貧困群眾種植生姜20畝,吸納15戶貧困戶務工。生姜畝產6000~8000斤,按照市場價10元/斤,除去成本,保守估算畝產收入在3萬元,相比其他傳統農作物,生姜的經濟效益更高,村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紅火。
人勤興業,金融助力,“姜”來可期。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重要之策,而金融助力更是發展產業的關鍵。談到下一步的發展,老王表示,要在貸款資金的支持下,搞好鮮姜種植技術推廣,擴大生產規模,帶動更多的村民走上脫貧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