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黨的三大在此召開聆聽革命的歷史回響
作者:《人民日報》記者 禹偉良 卞民德 賀林平 姜曉丹來源:中國郵政網發布時間:2021-04-26
廣州,改革開放的前沿。珠江兩岸,廣州塔、國際金融中心等現代化建筑交相輝映。
越秀區恤孤院路上,一個掩映在洋房建筑群中的小型廣場,是無數人心中的精神地標。
98年前,這里曾有一幢兩層磚木結構、金字瓦頂的普通樓房,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
站在會址遺址廣場,凝視著深紅色大理石墻上簡約莊重的大字——“全中國國民革命者聯合起來”,令人思緒萬千。
穿越歷史的煙云,呈現在眼前的,是風起云涌、狂飆席卷——
五卅運動聲勢浩大,迅速席卷全國;農民運動猛烈高漲,空前發展;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
…………
那時,以廣州為中心,匯集全國革命力量,一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席卷中國大地。
是披荊斬棘、砥礪前行——
那是大革命的前夜。彼時,一道緊迫的課題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
黨的二大在全中國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而此時,成立才兩年的中國共產黨,全國僅420名黨員,還是一支新生的革命力量。
但中國革命的敵人異常強大。就在黨的三大召開前不久,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遭到反動軍閥血腥鎮壓。
在嚴酷的斗爭中,中國共產黨人進一步認識到,要戰勝強大敵人,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僅僅靠工人階級孤軍奮戰是不夠的。
黨的三大開始了一項影響深遠的探索。大會的中心議題是討論與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代表們就此展開了熱烈討論。即便是志同道合的革命夫妻,“兩人在會上爭論得很厲害”——從與會代表的回憶資料中,依稀可見當時討論之激烈。
充分發揚民主,大會在分析中國社會矛盾和明確中國革命性質的基礎上,正式確定了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與國民黨進行黨內合作的策略和方針,統一了全黨的認識。
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后,很快開創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正如黨史研究者所說,黨的三大是中國共產黨從創建時期轉入大革命的里程碑,成為中國共產黨從比較狹小的圈子里走出來、向群眾性的無產階級政黨轉變的起點。
更是青春如火、初心如炬——
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目前可查實姓名的有38位,匯聚于此。他們有的著長衫,有的穿西裝,有的穿學生裝,平均年齡29.8歲。
“我們的使命,是以國民革命來解放被壓迫的中國民族……”翻開《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大會宣言》,字里行間透露著中國共產黨人對初心的堅守、對使命的擔當。
經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有關人員考證,出席黨的三大的代表中,有18人犧牲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奮斗征程中。第一個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名稱的蔡和森及其妻子向警予就是其中兩位。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大利”。聆聽歷史的回響,我們更加深切地理解了,在長期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中,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歷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