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嚴守耕地紅線,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要優化鎮村布局規劃,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村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業農村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抓好油料生產,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加強耕地保護,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推進鄉村建設行動。
3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也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農業強國,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必須把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擺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位置。文章還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三農”工作重心已經實現歷史性轉移,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財力保障都要轉移到鄉村振興上來。總的要求仍然是全面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產業振興,必須落實產業幫扶政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要繼續壓緊壓實責任,堅決防止出現整村整鄉返貧現象。要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黨和國家對于鄉村振興工作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讓中國郵政更加明確了自身的發展方向、發展機遇和所承擔的責任使命、工作任務。
近年來,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黨組高度重視服務“三農”工作,將服務鄉村振興定位為中國郵政落實黨中央戰略部署的政治責任所在,履行央企擔當、助力共同富裕的社會責任所在,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所在。
2022年,中國郵政聚焦農村“三難”痛點,持續發揮“四流合一”資源稟賦優勢,推廣集農村電商、普惠金融、寄遞物流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解決方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主要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截至2022年底,中國郵政累計建成信用村超38萬個,累計評定信用戶超千萬戶;完成農民合作社全面走訪,郵政服務觸達50余萬戶,培育打造了中郵惠農示范社近1100個、示范企業100個,發展農村會員1780余萬人。破解農村“三難”問題的關鍵業務得到快速發展,建成全國級農產品基地150個,農產品交易額超100億元;農產品寄遞業務收入達到70多億元;涉農貸款余額2022年凈增超2000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2022年凈增超1000億元。農村郵政公共服務質效有效提升,郵快合作建制村覆蓋率達到70%,鄉鎮局所覆蓋率保持100%,鄉鎮轉型網點覆蓋率已達100%,優質郵樂購站點超19萬個,郵政批銷交易額超110億元。嚴格落實中央“四個不摘”要求,推動陜西商洛商州區、洛南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臺階、鄉村振興見實效。
面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一新使命、新任務,中國郵政要堅持立足“五大定位”,落實“六大抓手”,加快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助力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一方面,要大力推進數字化營銷體系,推動重點客群精準對接、重點業務協同增效,深化典型引路,持續深耕“村社戶企店”五大客群。另一方面,要以郵政“四流”解農村“三難”為核心,突出農村電商、寄遞倉儲、金融信貸和公司業務協同發展,持續打造“農民獲利、消費者獲益、郵政獲客、政府獲贊”的惠農生態。
從激發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活力到打通農村“最后一公里”斷點,再到打造集農產品銷售、倉儲物流、金融服務等為一體的社會化專業化服務平臺,中國郵政有責任、有能力、有信心承載服務鄉村振興更多重任,提供包含農產品進城、農業生產資料和消費品下鄉、縣域物流共配中心、交郵聯運以及供應鏈金融服務等一體化、系統性解決方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央企力量。